南北朝时的宗悫,其叔宗炳是大画家,朝廷屡征不仕,有很高的声誉。宗炳看到少年宗悫任气尚武,就询问他的志向。宗悫慨然答道:“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”正即有此大志,所以他勤奋学习,刻苦锻炼,力图有所建树。到刘宋文帝时,他已经功勋卓着,名声很大了。元嘉三十年,刘骏(即后来的孝武帝)平定刘邵之乱,又建大功。刘骏位后封他为左卫将军,监五州军事。  
    人之有志,如军之有帅,舟之有舵,水之有源,木之有本。所以,立志乃是学问、修养和事业得以成以成功的基础。有志,才能在崎岖的人生历程中,在艰难的创业道路上,在漫长的道德修养过程中长期保持旺盛的进取精神。反志,势必要“因循苟且,随俗习非,而卒归于污下。”所以子说:“三军可以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。”
    汉代淮阴侯韩信,少有大志,但身材矮小,手无缚鸡之力。在家乡曾受到一少年的欺侮:少年命他从胯下钻过,他忍受了胯下之辱。后来他以此刻励自己,奋发图强,终于被刘邦拜为大将,统率三军,横扫三齐,打败了项羽,奠定了汉朝的基础。可见人有大志,就要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意志,从这个意义上说:艰险、屈辱和贫贱正是磨炼意志、锻炼毅力的极好时机。正如孔子的学生颜回,家庭最贫困,但是其精神却最安闲,学习最刻苦,他不因贫困而沮丧消沉。孔子称赞他说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,贤哉回也”。
    志有大小之分。鲲鹏之志在九万里,背负青天,与风云搏斗;燕雀之志在树权之间跳跃啄食,自得其乐。为人要立。大志,古人说:“志当存高远”,象宗悫那样“乘长风破万里:浪”。请代文人申居郧说过:“品卑由于无志。”没有志向的人就不会严格要求自己,“哀莫大于心死”,无志正是一种“心死”的表现。唐代著名诗人如禹锡说:“少年负志气,信道不,从时。”的确不同凡响。诸葛亮高卧隆中时,起居行藏皆有仙风道骨,  昏每自比管仲、乐毅,一般人很不理解他,只有几个好朋友亏他相友善。他并不因人们不理解而改变初衷,放弃修炼,他一如既往,历炼情操,博览群书,精研天下山川形势,关注各种势力消长,为他后来在政治舞台上一展雄风作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    志向,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。然而青年人最忌的是志大才疏、言过其实,在这方面有许多深刻的教训。战国时赵国将领赵括,是精于用兵的大将军赵奢之子,他幼年时就熟读兵书,倒背如流。但是他只知纸上谈兵,毫无—孝战经验。公元前年,秦兵攻打赵国,故意派间谍到处水平面膀说;秦王之所以不敢大举进攻,就是担心赵括担任统帅。赵成王信了这些谣言,真的撤换了主帅廉颇,以赵括代行指乎。赵括少年得志,冒险轻讲,被秦将白起设伏包抄切断粮运兵援。激战中,赵括突围不成,反被射死。全军四十余万人被迫投降后被全部坑杀。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《游褒禅山记》中有一段精彩的议沦:“世之奇伟、隗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有志矣,不随以止也,然力不足者,亦不能至也。有志与力,而又不随以怠,至于幽暗昏惑,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”可见,一个人仅仅有志还不足成事,还要有各种各样的主客观条件的辅助才能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