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说美术生的故事吧。大家一提起美术生,就会有种不屑的神情,艺术生嘛,肯定文化不好才选择走“捷径”。是这样的吗?答案是你错了,如果有怀疑请继续往下看吧。
首先不否认的是,现在很多大学都设置了艺术类专业,学费比非艺术类专业要高,大学都有想学科门类更丰富的诉求也可以理解。以前的大学,除了艺术类院校外,综合大学设置艺术类专业的很少,因为艺术类不同于一般的学科,有其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规律。以前大学对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要求确实不高,主要看重的是专业能力。
现在美术艺考人数的逐年增多也是在适应当今社会对美术、设计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要求,所以才有了大学开始纷纷设置美术类专业的现象。所以如同大学扩招带来的有利有弊的影响一样,大学美术类专业的增多也难免使很多文化成绩不好的考生浑水摸鱼,加入这条看似捷径实则很艰辛的艺考之路。
美术生其实相对于文化生是参加了2次或3次“高考”,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是必须的(现在对美术类专业文化成绩的要求也是在逐年提高),但还有各省组织的联考(获得基本的美术合格资格后才能参加更高专业性的校考,或者联考成绩很好的话,也可以直接被按照联考成绩录取的优秀院校录取),当然还有美术基础特别好的考生要参加高水平艺术院校的校考(只承认校考成绩),实现自己的美术梦想。美术生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,很多从小开始训练绘画技巧,寒暑假的练习更是不可缺少,高中以后还要远赴外地一个人求学,尤其是高三开始就没日没夜的画画,熬到凌晨两三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熬夜了,那是标配,通宵也是经常。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是和衣而睡,有时画着画着就睡着了,都是为了节省时间。
要完成大量的绘画作业,画到极度身心疲惫,遇到技巧的瓶颈会焦虑不安或嚎啕大哭,对未来的不确定更是让他们心力交瘁,直到开始怀疑自己热爱的画画这条道路是不是选择错了,甚至开始绝望了。然而没有人给他们答案,只能继续在孤独、无助、焦虑和压力中坚持着。
由于有共同的经历,有共同的孤单无助,有共同的不懈追求,美术生之间往往感情特别深,超出了一般同学的友谊,而且大学后他们自己往往不愿再提起那段煎熬的日子,虽然应该自豪,但心里仍然会很痛,这也是许多文化生体会不到的,他们的美术生同学较早的看到了聚散离合,更了解如何绝地求生,所以美术生他们比同龄人早熟。有人可能会问,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呢?因为我就是美术生家长,看见了自己孩子及他们小伙伴的付出与成长,看到了学美术的孩子们过早的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。我忘不了孩子深夜躺在画室外的走廊里哭着往家打电话,说自己撑不下去了,呜呜呜。我说,那咱们回来吧,不学了。电话那头突然止住了哭泣,停了一回儿,孩子说,“不,我就是想说说话,没事了”,然后又去画作业了。我也忘不了去看孩子时,一起吃饭聊天就能睡着了,看不见的是夜里困乏的孩子从楼梯上滑倒,照亮的手机屏也摔裂了,脸上也擦伤了,然而过了很久才让我们知道,因为怕父母担心。
热爱,投入,疲乏,困顿,迷茫,绝望,坚持,坚持,坚持……,这就是心怀梦想的美术生走过的一段岁月,也是他们梦想启航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