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聚焦 > 聚焦中德 > 详细
聚焦中德
查看全文
2014年9月16日《安吉新闻》第一版
时间:2014-9-19    浏览:7997
425天建起一座大学城
——写在中德工程师学院建成交接之际

  ■文/袁晶锦

  

  昨天,孝源街道孝源村村民马家斌站在康山大道上,开心地张望崭新的中德工程师学院,“去年上半年,这里还是一片田野,只用了一年多时间,竟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大学城。”

  2013年7月18日,中德工程师学院破土动工;

  2013年11月,第一幢单体建筑率先结顶;

  2014年3月,18幢单体建筑全部结顶;

  2014年9月16日,中德工程师学院正式建成交付。

  “项目落地后,推进速度可用令人惊叹来形容。”浙江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根芳感慨不已。

  高效团队刷新“安吉速度”

  整整425天,中德工程师学院项目创造了新的“安吉速度”。

  回忆起整个建设过程,孝源街道副主任、中德工程师学院项目负责人熊国斌说,18幢单体同步建设,各工种交叉施工,每个工期都有1000多位工人集体施工,最高峰时达到了2000多人,真正做到了在建设现场争分夺秒,当天任务绝不拖过夜。

  如今,看得见是工人离开后拔地而起的崭新校园,看不见的是教科文新区整个服务团队和各部门不辞辛劳的付出。

  在熊国斌的办公桌上,摆放着一张近5米长的施工进度表,施工前期早已商议、细分每幢单体的建设工期,落实到下设项目部,更是把进度精确到了每一天。

  每天,熊国斌都在仔细理清当天的工程任务后,在正式上班前提早走进项目现场,监督施工、协调班组。“一天能接到100多个项目相关电话,要处理非常多。”熊国斌说,“白天不够用,晚上连着干,工作日不够用,那就把周末都用上,孝源街道服务团队整天都泡在了‘灰蒙蒙’的工地上。”

  如何分秒必争,确保每项施工都如期推进?汇集众力!

  每周四晚上,项目部都要召集所属的5个土建部、1个市政部、监理公司、设计单位等各方开例会,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细节问题,破解难题。每周五,集中住建、审计、安监、监察等各部门召开项目协调会,共同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问题。平日里,更是大小协调会不断。

  “各部门也纷纷抽调人员组成质量安全组、跟踪审计组、廉政检查组等奔赴在建设一线。”熊国斌介绍说,如此高效运转的团队全面推进了建设速度。

  精益求精锻造“安吉品质”

  在建设过程中,为了让建筑功能更加完善,部分设计图纸进行了精心改变。据县规划局派驻项目现场负责人胡承钰介绍,四号楼学生活动中心的外立面在原设计上并没有采用昌硕印章风格,为了保证更加充足的采光,又融入安吉文化元素,多方探讨后改成了现在的模样;二号楼风雨操场在结顶时也临时调整了立面设置,“从涂料改成大理石立面,视觉上更加美观吸引人,况且该建筑靠着康山大道,必然也将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”胡承钰说。

  “保证速度的同时,更要强调工程质量,抓施工安全,为工人提供切实的保障。”采访中,熊国斌介绍说,一丝不苟也是为了项目建设的高品质。

  中德工程师学院项目部下设5个土建部、1个市政部,质量安全由每个子项目部负责人亲自抓,并各自配有专门的安全负责人;第三方监理单位也派出了20名监理,在建设现场对质量、安全等进行控制;县住建局安监科、质监站等部门、科室积极把关施工质量,进行安全监管。据了解,自项目开工以来,从没有出现质量、安全事故,中德工程师学院在保证速度的同时,也正在向钱江杯、鲁班奖迈进。

  据介绍,项目工地边的临时生活区,可以容纳2000多名工友,那里有宿舍、食堂,还设置了娱乐所用的篮球场,提供充足的热水,生活上十分有保障。去年末,正当工友们担心买不到回家车票的时候,项目部已经安排了前往安徽、四川等多地的包车服务,专程送他们回家过年。“作为建筑工人,我们感受到的不止是速度,还有温暖。”杨国庆说。

  中德工程师学院扎根安吉,即将迎来首批近4000名学子,圆了安吉人多年的高校梦,也成为城市新地标。


浙江博瑞控股集团 版权所有© 浙ICP备10205229号-1
地址: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胜利西路38号第一国际城25-29楼 技术支持:安信两山科技 / 0572-5220701